SA8000的诞生和推广,对我国企业直接的影响就是限制销售(主要是出口)和提升成本,并将我国企业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不申请SA8000认证,将可能会被供应链和市场拒之门外;申请认证,又面临着成本增加的压力,使不少企业难以承受。
(一)SA8000将直接制约企业的销售与出口
作为一个企业道德规范,SA8000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守则,将属于精神层面的道德指标化,使人本管理、人文关怀和人性化告别了抽象与模糊,在实践中具
有了可衡量、可对照、可操作的尺度。一个企业是否做到了人本管理,通过SA8000标准很容易就能够审核出来,消费者和采购商也很容易据此作出是否购买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决定,因此,SA8000对企业的作用和约束很快就能够显现。
另一方面,企业为了通过SA8000认证,还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和复杂的过程首先,企业向CEPAA认可的认证评审申请SA8000认证之前,须做好的准备工作,譬如对照SA8000规定进行自测检查、证明其活动符合国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等,若基本符合条件,一年内能正式进入申请程序。其次,企业向认证评审提出申请并被接受之后,企业还需要安排1次评估前的预测。如果需要采取改进措施,认证评审会给予足时间;如有要,申请人的申请状态可延到2年。,通过预测后将进入认证评审阶段。认证评审会委派一个经过培训的认证评审小组深入企业,了解当地法律、社会状况以及企业的具体情况。如果在认证评审中发现企业在体系运行方面存在问题,审核人员仍会提供给予整
改的机会。认证评审经过审核确认其符合标准后,才颁发SA8000证。证期为3年,每6个月复查1次,每3年可申请延1次。
截至2004年5月20日,有400家企业获得SA8000认证,其中有53家是我国企业1。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贸易比较发达的省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大多数企
业是应国外进口商要求“被动”进行认证的。
目前,我国虽然是获得此项认证多的国,通过认证企业占的13.25%,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作为“工厂”的需要。由于企业取得SA8000认证与受到
SA8000标准的制约存在1定的时滞,故一旦SA8000与企业的销售和出口直接挂钩,将会在短期内对企业产生不小的冲击。
(二)SA8000会增加企业成本,降我国企业的竞争力WEF的《关于竞争力的报告》(1985)提出,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的竞争
者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因此,企业的竞争手段可以划分为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也就主要取决于成本和产品差异这两个因素。
SA8(X)0对我国企业的主要影响是削弱企业的成本优。
1.为了改员工的劳动条件需要增加投入,从而直接增了产品成本。如果企业在员工培训、工作环境、管理系统、内审核和供应商审核等环节的管理水平基本达到或者和
SA8000标准差距不大,企业成本不会大幅上升;反之,如果原来管理比较差的企业则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多的管理费用和成本来改劳工条件。
2.企业获取相关认证支付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SA8000的认证费用与IS09000与IS014000等认证费用基本相当。据TUV德国莱因集团工业服务管理体系审核能力2的稽核认证人士黄晓岚介绍,在认证稽查收费中采取了认证费加证书费的方式。在认证费方面采用“人天”的技术单位。例如一个1500人的工厂需要12.5人天,总费用为9.3万元左右。但是,人数的增长并不代表费用的等幅增长,比如一个3000人的工厂,只需要增加2人天左右,总费用为11万元左右。对于10人规模的工厂,稽查认证少需要2人天,总费用大约接近2万元。此外,由于SA8000认证证书期内将有5次复查,每次复查的费用约为认证发证的30%.,所以一个1500人左右的工厂在一个3年周期内的总费用约为23万元左右。
由此看出,SA8000对那些员工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的成本和竞争力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受到制约的主要是那些违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残酷压榨盘剥工人的企业。